我的“特异功能”,能让周围的人“感冒”…


联系人:邢先生 | 手机号码:138-1092-1567

我能让周围的人“感冒”


18岁的小A同学刚刚结束高考,卸下学习的重担,他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浙二过敏科的诊室,讲述了困扰他数年的“隐疾”。

3年前,刚上高一的小A在打扫完教室卫生后坐在自己位置上,发现身边的人在用力地吸鼻子,当时没放在心上,然后又发现同桌捂鼻子,以为是自己的汗臭味太重了,就回宿舍洗澡了。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身边的人会出现频繁地吸鼻子,打喷嚏,咳嗽,吐痰,就好像得了感冒一样,有些人甚至会觉得胸闷,同寝室的室友还觉得皮肤瘙痒,几个要好的同学跟他说在他身上经常能闻到一股气味,又说不清楚是什么,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就常有此起彼伏的咳嗽、喷嚏声,但小A自己以及他的父母却闻不到任何味道,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而且每次他情绪紧张,劳累或者出汗多的时候,周围的反应会愈加强烈,渐渐地,大家都不太愿意靠近他了,他也从宿舍搬了出来,他的情绪和学习都跌到了谷底。

在父母的陪同下,小A去看了医生,做了各项检查,但指标都很正常,医生觉得是小A精神压力太大,是不是在学校遭到了校园霸凌,心理出了问题?但小A一直都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即使遭到同学和老师的排斥,内心更多的还是想找出自己的问题,此后他一方面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跟同学“远距离”相处,尽量不造成别人的困扰,另一方面他自己上网搜索相关病症,终于找到跟他有相似经历的一群人——PATM。


PATM

PATM,英文全称:people allergy to me,意思是“人们对我过敏”,主要表现为:经常会引起人们长期且频繁的咳嗽、吐痰、清嗓子、打喷嚏、吸鼻、捂鼻、捂嘴、挡脸、烦躁不安等感应现象,尤其是在密闭的环境中,亦会让动物受到感应,例如猫狗牛猪的叫或者奇怪的声音。也可能会产生,身边汽车的喇叭,其他人的口哨,拍手,敲击等等。

患者中有男有女,男性的比例大于女性,发病时间集中在青春期,也有患者是在成年后发病。目前该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也千奇百怪,但患者根据自己的表现总结一些共有的特点:

Part.1

身体有气味,但味道时常会发生改变;气味不是一直存在,而是间歇性的,时有时无;一年四季都有,与季节无关,但在患者情绪紧张、身体疲劳、饮酒或进食辛辣食物后、出汗后、密闭环境中气味会加重。

Part.2

患者本人和亲友对气味不敏感,无明显反应,陌生人对气味反应敏感,常引起咳嗽吐痰,喷嚏,眼红眼痒症状。

Part.3

患者自己有口干咽干症状,但常规血检都无异常,查不出具体病因。

Part.4

某些动物对气味有强烈反应,尤其是猪。曾经有人进行实验,当PATM患者靠近养猪场时会引起猪发疯一样的嚎叫。


对于PATM,目前的研究很少,对疾病的认知也有限,日本曾经有学者对一例PATM男性患者进行了研究,相比正常人,该患者皮肤表面挥发出更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包括甲苯和羟基类,同时在患者的贴身衣物上检测到更高浓度的己烷,丙醛,安甲苯等化学物质,鼻粘膜微生物检测提示PATM患者鼻腔中有大量的表皮葡萄球菌,另外菲氏关节杆菌的存在会释放出下水道的气味,这可能是气味的来源。

PATM的患者人群在不断地扩大,但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并没有得到提升,患者到处求医,往往得不到满意的诊治疗效,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有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问题,从厌烦到绝望再到无奈,日常生活、学业、工作、社交都遭到严重影响,最终确实也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但这确实是一种原因不明,机制不明,无明确治疗手段的生理疾病。对于小A,我们除了心理上的安慰,也给予了益生菌肠道免疫治疗以及中药体质调整,期待能带来症状缓解的好消息。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7月8日是第19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食物药物过敏等等,这些疾病的共性就是外界的一些无害物质(尘螨、花粉、食物蛋白质等)引起人体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全身多个系统不同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我们提供以下几点意见

Part.1

积极寻找并且避免过敏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但更全面且准确的还是要到医院完善过敏原的检测。

Part.2

饮食要均衡,保证足够的碳水和蔬菜摄入,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忌生冷,尤其是伴有肠胃功能紊乱的患者。

Part.3

对于皮肤过敏的患者要注意护肤品的更换和使用,不要清洁过度,夏季避免紫外线的直射,冬季要注意皮肤保湿,穿衣不宜过紧,选择纯棉透气材料最佳。

Part.4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进行适度地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Part.5

对于呼吸道过敏的患者,注意保持环境干燥通风,空调滤网定期清洗,勤换被褥,避免宠物接触,尽量减少尘螨、霉菌、宠物皮毛的接触。

Part.6

一旦出现症状发作,应及时就医,严格遵照医嘱,不可随意停用药物,尤其是哮喘患者。


文 | 过敏科 杨波云
图 | 源于网络
审核 | 陈国忠 汪慧英 方序
责编 | 朱俊俊

联系人:邢先生 | 手机号码:138-1092-1567

加微信: 138-1092-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