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求是妇科内分泌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联系人:邢先生 | 手机号码:138-1092-1567

2019年6月1日,第四届求是妇科内分泌高峰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治规范及进展》,暨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年会、浙江省围绝经期保健质量控制中心年会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顺利举办。


本次学术论坛由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组长,浙江省围绝经期保健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吴瑞瑾教授主持。


吴瑞瑾教授的致辞拉开了会议序幕。她首先对所有到场的同道及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介绍了此次会议的主要学术议题。本次学术论坛议题内容不仅着眼于广大人群关注的妇科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进展,剖析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还邀请到交叉学科的权威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妇科内分泌疾病热点内容开展深入讨论,进一步拓宽妇科内分泌医师的临床视野,提高全省妇科内分泌及围绝经期保健事业的发展。

会议尾声,吴瑞瑾教授作最后总结。她感谢所有讲者精彩的报告以及主持人、各位学员对会议的支持,并倡议为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的女性健康事业发展,妇科内分泌及围绝经期保健学科建设需要所有同道共同努力。本次大会圆满结束,期待来年再次的相聚学习。



专题报告集锦

  吴瑞瑾教授:《雌孕激素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吴瑞瑾教授从雌孕激素的生成、代谢等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雌孕激素在生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吴教授强调,H-P-O轴任何一环节的异常,均可导致雌孕激素分泌异常,故雌孕激素在妇科内分泌诊治中有重要作用。她随后详细介绍了雌激素缺乏性疾病与非雌激素缺乏性疾病两种情况下雌激素应用方式及使用剂量,并结合临床实例生动地阐述了青春发育延迟、月经异常相关疾病(重点包括AUB-O、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宫腔粘连、辅助生殖技术等临床实践中雌、孕激素的灵活应用。

 

周坚红主任:《激素补充治疗相关风险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周坚红主任从女性生殖衰老及围绝经期症状入手,系统梳理了激素补充治疗相关风险。围绝经期症状的本质是雌激素缺乏,因此雌激素补充尤为重要。心血管疾病是围绝经期女性重要的死亡原因,目前的研究显示早期启动MHT应用可降低CHD风险。血栓事件在亚洲女性中的发病率低,对于60岁以下的女性,绝对风险罕见,低剂量经皮MHT治疗的风险更低,而孕激素的类型和持续应用时间也是影响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可能因素。关于MHT和乳腺癌的关系尚没有一致结论,目前较多研究显示应用天然孕激素或地屈孕酮不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同时循证医学资料表明使用MHT与未用者比较,因乳腺癌导致的死亡是下降的;MHT后乳腺癌组织分化高、恶性度小,且MHT时间延长,这种表现的发生率越高;口服与经皮雌激素的乳腺癌发生率无差异。此外,大量研究显示,联合孕激素的MHT不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

 

华凯主任医师:《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华凯主任医师系统回顾了2018年PCOS中国诊疗指南。在PCOS患者中,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中央性肥胖者高达80%,瘦者占30%-40%。高胰岛素状态抑制卵泡发育、造成排卵障碍、破坏子宫内膜容受性;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胰岛素水平可改善子宫内膜功能。胰岛素测定中发现峰值升高,峰值延迟都是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脂联素是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类激素,其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随后,华教授介绍了肥胖者及正常体重患者的药物选择方案,总结了对于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处理建议:生活方式改变是药物治疗的基础,建议以BMI 22kg/m2为目标体重,同时注意腹围,关键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需要个体化。

 

金敏主任:《高泌乳素血症的妊娠期管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金敏主任提出,高泌乳素血症(HPRL)是生殖内分泌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女性高泌乳素血症首先累及卵巢功能,引起排卵异常,月经紊乱,导致不孕症。高泌乳素血症是下丘脑垂体轴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药理性、特发性等,其临床表现多样。随后,金主任着重讲解了妊娠期HPRL的管理,2011年加拿大指南提出:泌乳素瘤女性一旦发现妊娠应尽快停用多巴胺激动剂;对于妊娠的泌乳素瘤患者,不建议孕期测定泌乳素,不建议孕期磁共振随访,除非出现视野缺损等垂体瘤增大症状;对于大腺瘤患者,可以考虑在准备妊娠前行手术治疗;妊娠泌乳素瘤患者如出现严重头痛或视野改变应作正规的视野检查和磁共振;出现泌乳素瘤增长症状的妊娠患者,推荐使用溴隐亭。金主任最后介绍了高泌乳素血症相关药物的治疗方案、孕期用药的安全性及产后哺乳期用药的建议,目前对孕期是否停药多巴胺激动剂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对于有不良孕产史或大腺瘤患者孕期不建议停用。

 

张楚教授:《妊娠期糖尿病危重合并症管理》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楚教授首先介绍了2017中国糖尿病指南孕期糖尿病的定义,指出目前GDM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GDM的高危因素有家族史、肥胖、既往不良妊娠史等,香港研究发现地中海贫血、高血红蛋白、孕晚期铁浓度升高、HBsAg阳性亦是GDM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对妊娠可产生远期和近期不良影响,对子代也将产生不良影响。张教授从妊娠期母体生理病理特点出发,结合真实典型病例介绍了妊娠期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胰腺炎、爆发性1型糖尿病等妊娠急危重症的诊治。

 

傅君芬教授:《我看儿童性早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教授从性早熟的定义、中国儿童性发育现状及性早熟患病率、性早熟的诊断治疗三方面展开授课。近20年来环境的巨变使儿童性早熟发病率逐年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发病率高,肥胖儿童容易发生性早熟。妇科内分泌的医师也经常会遇到因性早熟而就诊的女童,因此有必要对性早熟的诊断、分类、治疗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傅教授讲到,性早熟分为中枢性(真性)、外周性(假性)、不完全性(部分性),并结合临床实例,详细阐述了性早熟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诊治原则。性早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早诊断、早治疗对儿童性早熟预后的影响重大。

 

程晓东主任医师:《子宫内膜癌术后绝经激素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程晓东主任医师指出,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I型子宫内膜癌对雌激素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目前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提示MHT使用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妇科肿瘤的治疗造成卵巢功能损伤,随着肿瘤的诊治技术的发展,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引起关注。子宫内膜癌术后绝经激素治疗安全性一直是妇科肿瘤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目前的观点认为对早期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术后使用MHT是安全的,对于用药方案需个体化定制,对于MHT开始时间目前尚存争议,因此仍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实验的支持。

 

胡燕军主任:《绒毛膜下出血病因及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胡燕军主任首先详细介绍了绒毛膜下血肿定义及分型。绒毛剥离最常见的类型是绒毛膜下的血肿。妊娠预后与血肿直径、伴随症状相关。绒毛膜血肿的病理机制可能是由于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血液积聚在底蜕膜与子宫壁之间,目前其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部分涉及免疫机制。对于绒毛膜下血肿的治疗需根据病史、血肿大小、预后判断进行病因筛查和分层治疗,密切监测。胡主任随后理论结合实践,分享了pNK细胞高的ART患者及不典型磷脂综合症患者保胎病例。


联系人:邢先生 | 手机号码:138-1092-1567

加微信: 138-1092-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