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婆婆罹患巨大肿瘤,多学科专家联手切除


联系人:邢先生 | 手机号码:138-1092-1567

      由于巨大的腹腔肿瘤压迫导致呼吸受限和心衰,一位93岁高龄的患者情况危重、命若悬丝。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与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学密切合作,在有效缓解患者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成功为高龄老人切除了腹腔内巨大脂肪肉瘤,让命悬一线的患者术后转危为安。

      93岁的彭婆婆因腹胀、双下肢浮肿伴气促1个多月,于2022年9月就诊于茂名当地医院。影像检查提示患者左侧腹腔有一巨大肿块,20.0*16.7cm,推压肠管致不全性肠梗阻。由于肿瘤消耗,彭婆婆还出现了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只有67g/L)、低蛋白血症。

      经过病理活检,该肿瘤证实为“脂肪肉瘤”。患者家属要求转到中山一院进行进一步治疗。从急诊入院后,经过医生详细检查和评估,患者除腹腔巨大脂肪肉瘤以外,还存在快速型房颤、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腔隙性脑梗死等基础疾病。老人只能卧床监护和吸氧,由于肿瘤压迫使其无法进食,她还需要停留胃管,留置尿管记录尿量。

 

image-20221201103614-1

肿瘤位于空肠和降结肠系膜间,最大径达23cm,与肠系膜主要血管关系密切

 

      经胃肠外科中心宋武教授、张信华副教授的初步评估,这样基础病叠加、衰弱危重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极大。在家属殷切期待和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在医务部门协调组织下,依靠多学科处理疑难重症方面的优势,胃肠外科中心邀请了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

 

image-20221201103642-2

胃肠外科中心、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专家

进行多学科讨论,研判病情并确定治疗方案

 

      通过细致研判病情,专家团队确定了老人“腹腔巨大脂肪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外科手术切除,从技术上来说可以实现。但由于患者的基础疾病多且严重,预计难以耐受麻醉,或难以在术后恢复。多学科专家讨论的结论是暂缓手术,先积极进行内科治疗,争取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

      在心内科王礼春、苏晨副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黄建强副教授的建议下,患者通过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利尿强心等措施治疗5天后,其心率逐步下降,心衰指标BNP显著降低。此时,心内科专家对患者进行了新一轮评估,认为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了有效改善。随后,胃肠外科中心再次进行科内讨论,一致认为目前已经是相对较好的手术窗口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11月1日,在麻醉科杨璐教授、温仕宏副教授的全程麻醉和精细液体控制下,胃肠外科中心张信华副教授在蔡世荣主任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肿瘤切除,以及起始部空肠切除并左半结肠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持续3小时,术中失血仅100ml左右。

 

image-20221201103738-3

张信华副教授的手术示意图

 

image-20221201103759-4

麻醉科杨璐、张旭宇教授,温仕宏副教授正在为患者进行漂浮导管留置以监控术中心功能

 

      术后,经过重症医学科刘勇军、刘紫锰教授团队的监护治疗后,老人顺利于术后第5天转回胃肠外科三科病房。经过短暂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过渡后,且在老年病区沈曼旋护长的吞咽功能恢复指导下,老人顺利拔除胃管恢复经口进食,于术后第12天出院回家。

 

image-20221201103845-5

彭婆婆康复出院,向医生团队献上锦旗致谢

 

      张信华副教授表示,脂肪肉瘤是人体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之一,好发于腹膜后和腹腔内,通常起病隐匿,肿瘤增长到体积较大的时候才会出现腹部包块或者腹胀、腹部不适等压迫症状。

      多年来,胃肠外科中心致力于治疗各类复杂疑难的初治或者复发的腹盆腔巨大肿瘤,包括脂肪肉瘤、胃肠间质瘤、平滑肌肉瘤等。这类肿瘤目前大多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

      “该病例的特殊之处在于患者为93岁高龄老人,同时因肿瘤继发心衰、呼吸功能受限。此次治疗的成功主要有赖于围手术期的严密评估、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体现了中山一院多学科联合诊治疑难复杂病例的优势。”

 

(来源:胃肠外科中心)

 

联系人:邢先生 | 手机号码:138-1092-1567

加微信: 138-1092-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