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 | 岐黄学者、广东省名中医陈达灿:皮肤病,固护脾胃为要


联系人:邢先生 | 手机号码:138-1092-1567

“看得见摸得着的皮肤是人体抵御外界的最大保护屏障,由于皮肤‘可视’,所以很多人对皮肤的重视程度也高,补水、美白、防晒、祛斑等,用尽招数给皮肤投资。”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学术带头人陈达灿教授表示,从临床来看,饱受皮肤病困扰的人群激增。西医治疗皮肤病,主要是对症用药,多为糖皮质激素等外用制剂,存在一定程度的药物依赖、停药复发等副作用。中医治疗皮肤病,多从“内”下手,通过调脾胃祛湿邪,以求从“根”治病。

近年来,特应性皮炎发病率大大增加,病程缠绵难愈,成为皮肤科门诊的一大顽疾。陈达灿以特应性皮炎为主攻病种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创新性提出“脾虚心火”是特应性皮炎核心病机,创立的“培土(按照中医五行学说,“土”为中医的脾胃)清心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理论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显示,“培土清心”(基本方由白术、连翘、太子参、薏米、白鲜皮、甘草等组成)中药不但可以改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安全性也很好。

治疗疑难皮肤病,陈达灿认为应以“脾土为枢”,补益不碍胃,攻泻不伤脾,重视健脾、理脾和护脾。皮肤病虽现于体表,却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脾胃两脏。脾胃之气互根互生,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化生过程,并以之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胃气得生”,一些急重的皮肤病,如药物疹、红皮病,急性期控制后,可通过培护正气以促进机体的修复作用;一些免疫系统的慢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天疱疮等,或者后期的疮疡,可通过固护脾胃扶正祛邪,促进疾病痊愈。

“固护脾胃更是慢性皮肤病稳定好转、减少复发的关键因素。”陈达灿表示,特应性皮炎预防和减少复发的关键就在健脾和运脾。特应性皮炎好发于儿童,小儿是“纯阳之体”,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存在卫表不固、脾常不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所以,陈达灿在治疗小儿皮肤病时尤其重视调理脾胃,治疗时常以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保和丸等健脾运脾,并在健脾的基础上配合祛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剂,处方时考虑到小儿口味,选用一些甘淡而不苦寒之品,便于孩子服药。

皮肤病以湿邪为病居多,湿邪为患,还经常兼夹其他外邪,如风、寒、暑、热邪,蕴于肌肤而为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水湿,脾不健运、湿邪内生引起渗液,如湿疹、大疱病等。故在论治湿疹、特应性皮炎、天疱疮等慢性皮肤病时,要重视脾胃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调理脾胃升降为枢,枢纽一开,便能宣通身体气机,让湿邪有所去路,皮肤病自然也就好了。针对湿热证皮肤病,陈达灿提出以“湿热为标,脾虚为本”的原则,治疗强调先治其标,后期调理脾胃。处方时,会使用一些炒制药物,例如炒黄连、炒栀子减少药物苦寒之性,以防败胃。小儿多用淡竹叶、布渣叶、白茅根等淡渗利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出,祛邪不伤正。也常以陈皮、苍术等燥湿理气;后期可以性平味轻的药物,如太子参、云苓、白术等健脾渗湿固本。

“脾主肌肉”,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四肢肌肉无力,致皮痹、肌痹;“脾统血”,脾虚不能统摄,血行脉外则出现葡萄疫(过敏性紫癜);“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血不能濡养肌肤,血不能滋养生发,故见皮肤干燥、瘙痒和脱发;“脾开窍于口”“脾之华在唇”“脾胃相互表里”,脾之湿热、胃火上炎而至口疮、唇炎。故除了湿疹皮炎、特应性皮炎等疾病,陈达灿常从脾胃论治老年性瘙痒症、脱发、过敏性紫癜、口腔溃疡、口周皮炎等疑难皮肤病。

陈达灿说,治脾用方不投猛剂,不用大方,常以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藿朴夏苓汤等方灵活加减。脾胃为多血气脏腑,用药当清和,清和之气能健运脾胃,故选药应用平和之品。

联系人:邢先生 | 手机号码:138-1092-1567

加微信: 138-1092-1567